第十九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CIMC)全国总决赛近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圆满闭幕。本届赛事共吸引全国968所高校、10737支队伍、逾3.6万名师生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我校通过系统部署、全过程精细化备赛,在多赛道实现重大突破,并被组委会授予“杰出组织奖”。


经校内 Campus-Hub 校园学习中心(HUB)校赛遴选与全程赋能,我校共组织35支队伍参赛,项目覆盖流程行业自动化、离散行业自动化(逻辑算法)、离散行业自动化(工程实践)、离散行业运动控制、信息化与网络化、智能装备设计与数字孪生制造、智能制造通识、工业嵌入式系统开发、精益智造与协作机器人九大方向。最终8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晋级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五。总决赛阶段,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协作能力,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分赛区累计斩获特等奖6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3项,体现了学校在智能制造方向的持续投入与阶段性成效。
HUB 由大赛组委会指导,创新创业学院与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联合共建,实行“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自主规范运营”的管理模式,面向全校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学子开放。中心已建立“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梯度化学习共同体,常态化开展技术沙龙、案例研讨与赛前集训。
近年来,创新创业学院建成“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赛教融合实践基地”,涵盖智能制造新工程师GEP通识实训平台、高级运动控制数字孪生实验实训平台、智能制造数控数字化虚拟调试实验实训平台等;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为 HUB 配备高水平师资与先进实验条件。平台以智能制造头部企业现场工程师能力模型为基准,依托CIMC赛事载体,通过项目式工程实践课程与集中式工程实习,将竞赛凝练的工程教育理念深度融入日常教学,构建“赛—岗—课—证”一体化育人生态,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与就业竞争力。
CIMC 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 A 类学科竞赛之一,已成为高校师生展示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我校始终将高水平学科竞赛作为立德树人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图/文:冯小林;审核:刘佳姜)